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nb-hongca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nb-hongca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nb-hongca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nb-hongca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地方】北京市海淀区:创建有特色高质量的全国双拥模范区_8868体育官网在线直播入口

新闻中心

【地方】北京市海淀区:创建有特色高质量的全国双拥模范区

  海淀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总面积430.77平方公里、人口300余万,是首都下辖第一大经济体,2022年GDP总量突破万亿规模。海淀智力资源密集,历史底蕴深厚,辖区内有北大、清华等37所高校,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万家,有颐和园、圆明园等清代皇家园林;海淀也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辖区内有国家级、市级和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2家,有“初心之旅”“抗战之旅”“赶考之路”三条主题红色线路;海淀区也是驻军大区、退伍军人大区,区域驻军兵种全、级别高、数量多。

  2020年以来,海淀区的双拥工作在“讲政治不讲价钱、讲大局不讲条件、讲责任不讲困难、讲情怀不讲回报”的“四讲四不讲”鲜明导向下取得显著成果,接收安置退伍军人数量及投入拥军资金均位居北京市16区之首,海淀区连续9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殊荣。2021年,海淀区代表北京市参选的拥军工作法《以首善标准开创拥军工作新局面》获评全国市县党委退伍军人事务工作领导机构十大示范工作法。在“三山五园”的红色热土上,“军地一盘棋、军民一家亲”的社会氛围蔚然成风,爱党爱国拥军的优良传统巩固赓续传承。

  海淀区牢固树立以“绝对忠诚、责任担当、首善标准”的理念,把拥军优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压实。建强组织领导机构。区委书记、区长任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双组长”,36个部委办局和驻区部队师级单位为成员,牵头部队派员与区双拥办常态合署办公。全区29个街镇成立党政“一把手”为组长,驻地中央、市属单位、部队领导参加的双拥领导小组,各级党政军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共建立710余个双拥机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新格局。健全决策议事机制。坚持党委议军会、军政座谈会、双拥工作会、双拥专题会制度,出台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双拥工作指导意见等,规范党委决策议事调查研究、论证评估和会议决定流程,明确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办法,形成党委统筹协调、军地同向发力、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运行模式。完善拥军机制制度。固化拥军经验做法,形成长效机制,出台随军就业、子女入学、科技强军、优抚优待、移交安置5类11项措施。坚持工作控制闭环化,确保拥军工作责任目标、政策落实、资产金额的投入、措施保障到位。

  深化双拥宣传教育,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激发广大军民同心筑梦、携手前行的政治热情。培树宣传先进典型。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赞颂历史成就、奋进复兴征程”为主题,组织并且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丰富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涵。4年来,开展为退伍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16万余户、为1008名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广泛宣传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典型事迹,激励全区军民弘扬正能量、营造新氛围,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厚植双拥文化渊源。采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的宣传手段,覆盖各类读者受众:在《中国双拥》杂志、《中国退伍军人》杂志、中国社会报、海淀报等刊发特别专题,讲好海淀双拥故事、传播双拥文化;全区及驻区部队利用横幅标语、电子显示屏、户外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介工具,宣传“海淀战友故事”,挖掘“最美拥军人物”事迹,举办“军民翰墨书党恩,盛世丹青忆初心”书画展。开展“文化进军营”活动40余场,形成“军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阵地作用发挥明显。抓好国防教育示范点建设,发挥国防教育中心作用,开展国防教育200余场,组织5万余人参加学习;支持大中学校开展学生军训,服务保障10万余名学生完成军训课程。广泛开展国防教育“五进”“四深”活动。进学校、进教室、进课本、进课堂、进教案,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国防意识。全区先后有30个学校被评为国防示范校、特色校;深入机关、深入社区、深入企业、深入农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推进国防教育取得丰硕成果,形成国防教育的“海淀模式”。

  始终把服务部队备战打仗作为双拥工作的主线,全面助力部队战斗力提升。紧紧围绕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认真履行“四个服务”职责,满腔热忱地为驻区部队改革强军、练兵备战提供优质服务保障。4年来,办理办结部队来文事项42项,部队提报的38件“双清单”全部办结。倾力服务保障部队备战打仗。按照“精益求精,万无一失”的要求,举全区之力,坚持无缝对接、即时响应、快速高效,全方位、全时空、全要素保障。实施军事交通保障,全力支持部队重大军事演习演练任务。落实驻区部队建设需求,支持部队相关的单位训练场地、信息化设施建设,有力保障部队战备训练。倾力服务军队建设改革。各级将支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和重点督办项目,优先办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选址、建设规划、工程实施等审批事项,大力改善驻区部队周边路况,为官兵出行创造良好条件。倾力服务“三后”,排忧解难。坚持多措并举解决干部移交安置难题,师团职干部带编分配、先进后出,符合安置政策的士官全员安置。积极探索“政策+协调”定向招聘随军家属新路子,社区工作者招聘时预留岗位招聘随军家属。

  立起尊崇、倾斜关爱,巩固深化“就近+协调”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机制,保障军人子女就近入学,对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和特殊岗位、特殊贡献军人子女保障入读重点中小学校,全面激发驻区部队官兵安心服役、矢志强军的政治热情。倾力举办官兵人才培训班。助力官兵人才培训是海淀区一项双拥特色活动。依托职业教育学校,开展官兵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共设10项课程,培训驻区部队官兵800名。通过培训使参训官兵掌握相关行业职业技能,为参训官兵今后就业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驻区部队以海淀人民的关心厚爱为动力,在完成战备训练的同时,爱海淀、建海淀,自觉践行服务人民的宗旨,全面支持海淀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为推动海淀“两区”建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主动配合创建文明城区建设。驻区部队热情参加海淀区创建文明城区活动,部队大单位与海淀区签订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区)目标任务书,丰富“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活动内容,传播文明理念、引领文明风尚,促进双拥活动创新发展。4年来,部队出动官兵1.8万人次、车辆4000余台次,开展植树造林、环境整改治理,帮助属地群众清运垃圾和铲雪除冰劳动。热情支持城市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和军民联防联治活动,参与社会面和社区综合治理,完成党和国家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大节日期间的安全保卫任务,有力有效维护了首都安全稳定。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应急救援。驻区各部队在抢险救灾和应急救援中充分的发挥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2021年7月,暴雨导致海淀山区突发泥石流灾害,险情就是命令,武警北京总队驻区某支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全体官兵不畏酷暑和再次垮塌危险,连夜奋战、手挖肩扛,清理泥土40方,渣石10余吨,搜救掩埋人员,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2023年8月,北京连日暴雨,海淀区苏家坨地区引发山洪灾害,海淀消防支队北安河消防救援站站长冯振带领全站人员迅速赶赴灾区,在救援中不幸壮烈牺牲。冯振在危急时刻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

  海淀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注重紧贴军地深化改革实际,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退伍军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积极地推进“优先、优质、优惠”服务,使广大退伍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共享海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成果。健全完善各项优抚安置政策。海淀区制定了《北京市海淀区军人抚恤优待细则》《海淀区优抚对象临时生活困难补助制度》《海淀区义务兵优待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政策,有效推动优抚安置政策的落实。海淀区是北京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探索总结了《院校征兵的“海淀模式”》,为国家征兵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探索,中央电视台、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优抚对象待遇落实到位。将优抚对象医疗纳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采取加大投入、结对帮扶等有力措施,重点帮助优抚对象解决生活、住房、就医“三难”问题。区财政划拨428万元作为拥军优属资金,解决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为重残军人、高龄烈属安装了坐便器扶手,配发便携式电子血压计,配备伤残辅助用品;军人优先、免费乘车和游园、军车免费停车等政策落实到位。优待抚恤和褒扬纪念工作慢慢地增加。4年来,为全区优抚对象发放优厚慰问金,持续增强军人荣誉感、使命感、获得感,努力营造热爱功臣、学习功臣、服务功臣的氛围。为烈士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等优抚对象发放一次性抚恤金,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开展区级以下烈士设施整修工程。编撰出版《海淀烈士英名录》书籍,歌颂英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移交安置任务圆满完成。采取“阳光安置”的方法,圆满完成接收安置计划分配干部、军休干部和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任务,做好部分退役士兵保险接续工作。在全市率先建立退伍军人就业创业基地,开展退伍军人就业创业适应性培训、专业培训、进高校培训,不断的提高退伍军人的技能,促进退伍军人充分就业。

  海淀区认真落实全国和北京市的决策部署,大力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做到年度有计划,节日有安排,工作有亮点,军地有互动。创新开展海淀特色的双拥活动。充分的发挥海淀红色资源优势,持续挖掘、探索和打造特色品牌拥军优属活动。4年来,接待“优秀士兵父母逛京城”645人次,组织慰问“边海防一线万元,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官兵心里,进一步坚定官兵扎根军营建功立业的信心。

  社会化拥军活动丰富多彩。多措并举、定向发力,推进社会化拥军进军营、走基层、建亮点、求实效。建立了拥军企业名录库和台账,为拥军企业和部队对接交流搭建平台。定期走访调研拥军企业,了解企业文化、拥军业绩等,对企业拥军意向精准定位,助力企业将科技成果和技术优势融入拥军工作,倾力为驻区部队能打胜仗提供高科技支撑,努力为官兵成才提供优质教育培训服务。军民共建富有成效。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基层共建协议,落实共建制度,创新共建形式,丰富共建内容,新建了一批共建社区和共建点,进一步拓展军地共建共育平台。有110个军(警)民共建对子深入街镇、社区、农村开展扶老助残、扶贫帮困等活动;支持党政机关、企业、学校开展“军营一日”“海军开放日”“航空开放日”等军事体验活动,打造军民共建双拥路、双拥公园、双拥长廊,形成了“绿色医联体”、“夕阳红医养结合”、“春雨行动”、“双拥杯”乒乓球友谊赛等军民共建特色活动,全区军民共建常态常新,各种拥军便民措施落实到位。

  今年是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也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考评之年。海淀作为驻军大区、创新高地,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既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全区军民共同的政治责任。凝聚军地力量抓创建。召开2023年双拥工作座谈会暨争创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推进会,制定《海淀区创建全国和北京市双拥模范城(县)考评细则》,积极做好首都双拥模范奖的评审答辩工作,以评促建,擦亮“双拥模范城”金字招牌。携手开展结对抓创建。落实市局要求,推进结对创建活动。坚持“区域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交流互助”的原则,深化海淀区与密云区结对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1+4”活动,举办签约仪式,开展现地参观见学,为密云群众义诊和为驻密云部队巡诊送药,深化“八一爱民”学校国防教育。发挥领导小组协调作用抓创建。坚持“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抓总、各成员单位具体落实”的双拥组织协调作用。完善党委议军会、双拥专题会等工作机制,加强军地协调互动,对照指标要求扎实推进创建活动深入落实,为全面争创全国和北京市双拥模范城(县)十连冠提供有力保障。

  双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是地方党委和政府战胜困难、推动发展的重要法宝。海淀区坚持以驰而不息的精神情况,永葆干事创业的豪迈激情,面向未来,持续书写“三山五园”军民鱼水情深的新篇章。(北京市海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