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围太大,体重超重,有人甚至患上了慢性病……不久前的全国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花了7分钟时间谈体重管理,“国家喊你减肥”这一话题迅速出圈。近年来,上海、江苏、山东等地打造健康主题公园,把健康理念渗入公园景观和健身设施建设,使公园成为休闲娱乐、强健体魄以及学习健康知识的新空间,帮助市民在不同场景中解锁科学减重“新姿势”。
踏入上海市闵行区浦锦健康主题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健康主题的醒目标识,在这里转一转,便能了解学习25条“上海市民健康生活新风尚”。这25条健康生活建议涵盖了饮食、运动、睡眠、心理等多个角度,引导市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质。一旁的健康宣传栏内展示着健康城市海报,是进一步传播和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的良好载体。
健康步道位于林荫之下,设置了清晰的起点和终点标志,步道沿途每隔一定距离都贴心地标注了步行的米数。这些标记为市民提供了直观的距离参考,也为他们提供了坚持到底的动力和成就感。两旁的指示牌上清晰展示着“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知识内容,这些简单实用的健康小贴士让市民在享受运动的同时,也能轻松掌握保持身体健康的秘诀。公园内的体重指数大转盘更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人们将转盘上的数字转至自己的身高值和体重值,就能轻松计算出BMI(体重指数)。这一互动体验不仅增加了运动的趣味性,也让大家对自己的体重状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沿着健康步道来到公园中心位置,这里特别设立了关键时刻能“救命”的红十字急救知识宣传栏,包括脑卒中的现场处理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和“救命神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市民可以在此迅速掌握急救技能,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公园将健康元素融入休闲健身活动,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健身的好去处,更成为健康生活方式宣传的新阵地。
家住江苏省靖江市靖城街道虹兴社区的居民刘奶奶带着孙子来到社区打造的营养健康主题公园,他们顺着健康步道一边散步,一边阅读两旁“见缝插针”增设的健康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健康素养。
该公园由桃园路旁原有小游园改造而成,面积约1280平方米,将营养健康信息充分融入公园设施和景观。“建园前,社区随机挑选了180户居民,开展营养状况调查,根据结果得出社区青少年含糖食品摄入量偏高,居民日常运动量不够。”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说,为改变这一状况,在有关部门指导下,社区打造营养健康主题公园,建设营养健康小屋,引导社区居民养成“慧吃、慧动、慧健康”的健康理念。公园内设置了2个健康主题宣传栏、50个健康知识展牌、68种蔬果功能介绍牌,此外,还设置了1个运动健身区、7组水果型卡通座椅以及500米的健康步道,让居民在休闲娱乐中获得健康知识和保健技能。社区还依托营养健康主题公园等载体,定期开展健康膳食讲座、亲子家庭饮食文化活动、户外主题活动、厨艺大赛等,邀请营养师为居民推荐个性化饮食。
逛公园能学习二十四节气养生知识、认识常见中草药、跟练八段锦、了解保健技术和常见病症中医药调理方法……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有关部门在蓼河公园内精心增设了一系列中医药文化主题的健康知识宣传栏,公园成为市民休闲运动、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文化宣教的户外科普新阵地。
公园的健康步道为环形,全长4200米,有关部门从步道起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沿途依次设置了关于中医药文化、中医养生理念、家庭保健药膳、中医适宜技术、常见病症中医药调理方法等多个系列的科普展牌。“大家在休闲健身的同时,还能学习一些中医养生知识,了解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和生长习性,把知识融入生活,这个创意很棒。”市民王先生说。
走进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兰花广场,醒目的“健康主题公园”字样标识、平坦的步道、色彩斑斓的塑胶场地、崭新的健身设施、内容多样的健康宣传栏……处处皆是颇具特色的“健康元素”。据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普宁市打造的健康主题公园集健康教育、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健康文化于一体,旨在向公众传播健康知识,促进公众身体活动,有助于公众提高健康素养和获取健康技能。
在健康步道上,起点标线和提示牌告知市民已踏上健康步道,步道设置了运动参数里程碑和起点、终点标示牌,沿途每隔100米设置距离标识及健康小提示,还设有“健康四大基石”造型牌,让市民在运动过程中轻松掌握健康生活知识。健康步道上,有市民在慢跑、快走;乒乓球台处,乒乓球爱好者正在切磋球技……大家活力满满,畅享运动带来的放松和喜悦。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将有更多的健康元素融入公园,让市民在玩、赏、乐中学到健康生活知识。健康主题公园既是市民实施健身计划、交流健康心得的新场所,也是宣传健康知识、传递健康理念的又一阵地。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将河滨公园打造成集健康教育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健康主题公园。有关部门根据调研结果和园区真实的情况,定期维护保养公园内的健身器材,确保器材的安全性和使用效果;根据市民需求适当增加新型健身器材,满足多种年龄段市民的锻炼需求。同时,在公园内设置兼具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健康步道,沿途设置健康知识宣传牌,让市民在锻炼的同时了解健康知识。
此外,在最大限度地考虑公园的景观效果和人流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应全面更新公园的健康宣传栏的布局、内容、设计,采用新颖设计吸引市民关注,内容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确保宣传效果最大化,逐步提升市民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为城市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