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电瓶车停车充电变得更方便,全省将推动探索相邻小区充电设施区域共建共享,积极推广居民共享充电柜。10月15日,记者从安徽省住建厅获悉,全省既有居住小区电瓶车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建设专项行动正快速推进。今年以来,全省既有居住小区已新建停车位76万个,充电端口50万个。
针对既有居住小区电瓶车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不能够满足现实需求等问题,安徽省住建厅专门组织并且开展专项行动,从源头破解居民停车难、充电难问题。在全面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电瓶车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全省既有居住小区已新建停车位76万个,充电端口50万个。
坚持标准先行,为全省开展电瓶车停放场所建设提供标准规范。近期组织专家开展调研论证,集中行业力量,对电瓶车停车场(棚)总平面布局、选址功能、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设施等防火技术方面的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规范电瓶车停放场所防火设计,从源头防止和减少电瓶车火灾危险和危害。
同时,督促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小区宣传栏、小喇叭、横幅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充电桩使用及需要注意的几点等,使居民充分了解飞线充电的危害,逐渐增强了广大居民的风险防范意识。
下一步,安徽省住建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分类组织建设。按照全省既有居住小区现有电瓶车数量100%设置停车位、不少于30%加装充电设施的标准做建设,力争今年底前完成不少于70%的目标任务。
其中,建设重点是供需矛盾突出、安全风险隐患风险较大的居住小区。要求充分的利用小区内零星场地和空闲地块,统筹规划部署、满足安全准则规范、加快建设交付。
全省还将组织对小区现有的建筑架空层、地面地下、停车棚等电瓶车停放和充电场所进行安全状况评估,对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按规定做改造升级。推动探索相邻小区充电设施区域共建共享,积极推广居民共享充电柜。
此外,省住建厅将指导各地加强完善智慧社区规划、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推进部门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实现充电设施建设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等有效衔接。
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采集基础信息和服务信息,为居民停车充电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对完成建设改造后的居住小区,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加强对电瓶车停放和充电巡查检查,对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对拒不改正、情节严重的及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