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员工的激励方法,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薪酬、奖金、股权、分红、奖房奖车等一系列常规激发鼓励措施。以上这一些方法确实起到了对员工工作激励的作用,激励着员工创造更多业绩从而得到相应的回报。但是这些措施都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它们都是通过“物质手段”来激励员工的。长此以往,便容易促使员工变成只看物质不顾情感的“冷血动物”。而万一企业这种激发鼓励措施取消了,员工也就很容易选择离开,企业面临很被动的局面。当面对员工的无情离职,企业面临的损失也是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弥补过来的。
有什么方式方法既能够带给员工激励又能弥补物质激励所带来的“后遗症”?答案是企业要善用企业文化的传播力量来激励员工。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求的五个层次”:
员工工作中追求物质的满足这个需求处在第一层次,它也是最基础最容易实现的需求。无论是不是已经在物质上取得了满足,对于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四个需求始终是存在的,而且其他四项的需求都远远多于第一层次。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明白一个事实,企业在为员工制定激励方法的时候,如果只考虑了员工物质层面的需求而忽略了其他四个层面的需求,结果就只会满足员工的最基础需求,而这种最基础的物质满足往往是员工在任何一个组织中很容易实现的,当员工其他层面的需求没有办法获得满足的时候他便必然会寻找能够很好的满足他需求的去处。
企业文化除了能够解决员工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外,更能够将这些追求需求的意愿转化为努力工作的动力,这种动力是强大的、是有韧性的、是持之以恒的。
那么怎么样才可以较好地将企业文化的力量转化为激励呢?今天分享几个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点,做好了这些对激励员工会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寻找榜样和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总是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带动力,更能打动员工的内心。树立榜样就是给员工树立了一种形象化的行为标准和观念标志,通过典型员工可形象具体地明白“何为工作积极”,“何为工作主动”,“何为敬业精神”,“何为成本观念”,“何为效率高”,从而提升员工的行为。上述的这些行为都是很难量化描述的,只有具体形象才可使员工充分理解。
写好故事和讲好故事。典型、优秀的事例都来源于员工的工作与生活,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是用更简单、更形象、更生动的方式去打动员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要靠员工很好的理解关键的人与事,让他们自然而然的融入到相同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去,逐步提升企业的凝聚力。每一个企业文化故事都是一个最有温度的文化传播载体。比如,海尔张瑞敏为提升产品质量怒砸冰箱的故事,阿里巴巴十八罗汉的故事、乔帮主(乔布斯)在车库创造苹果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了解。这些鲜活而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故事,不仅仅可以达到鼓舞人心的作用,而且传递了企业的理念,促进故事在其传播群体之间更好地交流,更帮助达成了基于故事的群体价值观和文明层面的共识,这就是企业故事的魅力所在。
将企业文化植入到各项管理制度当中去。企业文化是能够落实的,而且最重要的应该表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中,使员工的行为能体现出企业理念的要求。企业理念的树立目的是为了引导员工形成规范、良好的做事规则,鼓励员工朝着正向和积极的方向去发展。员工在按照这一些内容去完成工作的时候,就将企业文化带入了整体工作体系当中。比如,为了更好的提高医疗单位的服务水平,一般医疗单位都会有“优质服务行为规范”。有的单位为了体现自己的“优质服务”要求员工轻声细语,言语温和;有的单位为了体现个性化的服务,患病的人能选择自己想穿的患者服,而医院会提前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同为医疗单位,优质服务的侧重点却不一样,但都在细节中体现了企业想传达给患者的文化氛围。
视觉识别系统是企业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含义是企业形象。人类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得到的,因为视觉识别在总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视觉识别系统又可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基础系统,比如企业名、LOGO、标准色彩、宣传口号等等。二是应用系统,比如办公用品、工作服等。而这一些信息都向外界传递了企业的形象特点,这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细节的传递,深化品牌及文化的影响力。
要有效地传播企业理念,共享价值体系,为了让员工切实参与到企业文化中,就要建立畅通而多样化的途径,并利用这些途径经常性地对员工做教育和培训。企业文化的落地实施效果一定是要通过种种有效的传播途径,将企业的理念和典型的事件以及榜样人物传播出去,形成人和事的标杆形象。比如我们之前说的“好故事”,就能够最终靠我们各个宣导渠道体现出来,让员工看到学习的目标。企业文化的落地宣导往往通过以下渠道: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需要让员工深入内心的接受并践行到工作当中去,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当然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个短期工程,它需要持续不断地深化和渗透,最终达到激励团队的作用。